时下,合黎镇已进入秋粮采收归仓的收尾阶段,而玉米丰收后留下的秸秆如何处理,一直是农民们的一块心病。如今,“粮改饲”让秸秆变饲料,不仅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,变“废”为宝后还能促进当地群众增收。
走进合黎镇五一村的玉米地里,两台驰骋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格外引人注目。随着打捆机在田地里匀速前进,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“吞”进去,随即被捆成长方形从机子尾部“吐”出来。
“以往玉米收获后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,不能随意乱堆,更不能焚烧,全部粉碎还田还影响下茬农作物种植。现在好了,全部打捆成草墩子,一部分留下来喂牛喂养,一部分卖给养殖大户,还能增加一笔收入。”合黎镇五一村村民濮兴庭今年种植了80亩制种玉米,玉米收获完,他雇佣打捆机回收秸秆,让他省了不少力气。
据了解,秸秆离田回收再利用,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,还可以改善土壤、减少病虫害发生,有利于下茬的播种。同时推进秸秆资源化再利用,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,把令农民头疼的“废物”变成了可综合利用的“宝贝”,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。
近年来,合黎镇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,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、消除农村火灾隐患、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,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,不断发展秸秆收储服务能力,为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美丽奠定良好基础。
同时,为进一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,实现秸秆禁烧和资源有效利用的“疏堵结合”,合黎镇积极推广秸秆收割打捆技术,通过村内广播、标语横幅、告知书、微信群等方式,持续加大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和深度,提高广大群众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的自觉性。建立以镇、村、社为基本单元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,健全“镇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社、农户包田”的包保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,以秸秆禁烧工作为切入点,持续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,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。目前,通过多措并举,全镇6713亩制种玉米秸秆已陆续开始打包回收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加大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的宣传,切实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,既能将秸秆变废为宝再次产生价值,又能带动群众增收。”合黎镇武装部部长王福飞介绍。